梁山伯与祝英台:不朽的爱情传奇
(点击图片可查看汽车和设备贷款信息)
上个周末,有幸在奥克兰观赏了中国越剧艺术家们表演的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。
祝英台(左)与梁山伯 / 摄影:孙 叔
《梁祝》,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爱情传说。它凄美、浪漫,一对相恋的年轻人生不能成眷属,于是双双为情而逝、化作彩蝶,在自由的天空下翩翩飞舞,再没什么能把他们分开。
戏剧《梁祝》经常被誉为中国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。不过相比起莎士比亚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所表现的爱与恨以及爱恨所构成的戏剧冲突,梁祝更像是个浪漫的爱情童话。
祝英台,一个十几岁的大家闺秀女扮男装带着丫环前往杭州城读书,她该是个多么大胆、浪漫、求知欲旺盛的姑娘。不满足江南水乡田园诗般的生活,她向往着诗与远方。而能拿出三年学费、生活费,允许女儿带着丫环出门在外、同半大小子混在一起读书、一读就是三年的英台父母,也一定是极开明、知书达理的人,其家境也一定是很殷实的。
祝英台带着丫鬟去杭州城读书
/ 摄影:孙 叔
不知古时的真实生活如何。从戏剧中来看,古时的女子们如想做些不同寻常的事情,只能女扮男装: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;祝英台假扮男儿,只为出远门去读书。
女人扮成男人,倒是凭空增加了许多戏剧性,英台扮成男儿,就有了“草桥结拜”,有了梁兄“十八相送”却听不懂英台各种爱的暗示。台上英台着急,台下观众也急。直等到二人的师母说出真相,被祝英台笑为“呆头鹅”的山伯恍然大悟,台下观众迫不急待地鼓起掌来 - 不解风情的傻小子你总算明白了。
得知英台是女子,梁山伯和他的书童都惊呆了
摄影 / 孙 叔
严格来说,山伯同英台的正式相恋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。两人同窗共读三年,都是英台对山伯的单恋。
英台父亲不经女儿同意,就把英台许配给富家公子,任女儿百般求情告知另有所爱,英台父亲硬是不为所动、不肯退马家的亲事。
祝英台父亲强逼英台嫁给富二代马文才,英台不从。
摄影:孙 叔
一同去看戏的越剧迷 - 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叶宋曼瑛博士说,英台父亲这么做,从人物性格上说,不符合逻辑。
是啊,看英台家也是亭台楼阁的大户人家,英台又是个外出求学饱读诗书的姑娘,英台父亲能开明到让女儿装扮成男生外出求学,却不肯让女儿嫁心上人, 这是有些说不过去。
《梁祝》是标准的才子佳人戏。中国古装戏里,才子佳人都命太薄,一场相思病,就要了正当青春少年的梁山伯的命。
不像英国有很多的著名的剧作家如莎士比亚、萧伯纳、李尔王等,中国诗人多,多似繁星;而剧作家少,寥若晨星。中国的地方戏都离不开唱,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四大戏剧表现手段中,唱是头等大事,唱戏的演员们参与戏剧的创作颇为平常。受欢迎的演员都有自己的唱风,越剧中各种流派就有十多种,仅次于京剧。中国地方戏的灵魂不是剧作家是演员,戏剧自然是讲究好听、好看,逻辑性、思想性就退而求次了。
无论如何,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是中国戏剧中的精品。 这出戏的音乐尤其美,正是在这基调优美的越剧音乐基础上,诞生了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协奏曲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。
《梁祝》协奏曲作者之一的何占豪从小就是越剧爱好者,他24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,入校一年时间就创作出了《梁祝》。
祝英台与梁山伯同窗共读 / 摄影:孙 叔
在天空城剧场,当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剧目开演的时候,开场旋律很耳熟,果真同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中的音乐片段相似。
一同去看越剧《梁祝》的叶宋曼瑛教授告诉我,她女儿当年在惠灵顿皇家芭蕾舞团做舞蹈演员的时候,就跳过《梁祝》。
说起《梁祝》小提琴协奏曲,新西兰交响乐团2003年也曾录制过,与之合作的是在奥克兰安家的著名日本小提琴家西琦崇子。西琦崇子早在1978年就同日本名古屋爱乐乐团合作录制过《梁祝》,唱片大获成功,多次再版。从那时起到2009年,西崎崇子至少录制过7个《梁祝》版本,全球发行300多万张,为梁祝音乐传遍世界立下汗马功劳呢。
现如今,这首不朽的《梁祝》小提琴协奏曲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的符号。
摄影:毛 芃
近年,有幸两次看过越剧《梁祝》。一次是去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表演的《梁祝》折子戏 - 《回十八》。舞台上,俊朗、飘逸的梁山伯同一帮充满活力的小同学们编舞边唱“山伯要娶祝英台”、“山伯要娶祝英台”,那生动、活泼、可爱的舞台形象,将年轻人被爱撞击后的喜不自禁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这次在奥克兰天空城剧场,欣赏了由中国越剧明星、全女班演出的《梁祝》。全剧有三位饰演祝英台的演员轮番登台,表现不同流派的祝英台形象。 这个版本更多地表现了祝英台对梁山伯爱而不能的悲切,大段大段的唱腔显示了演员的功力。一同去看演出的曼瑛教授不断地说唱得好、唱得真好。
英台和山伯楼台相会 / 摄影:孙 叔
我对越剧的唱腔不懂,印象最深的是演员美丽的舞台造型。英台女扮男装时的形象大气、俊朗;回归女儿身的时候又千娇百媚。演英台的演员简直浑身是戏,当得知此生无缘与山伯缔结良缘的时候,她内心的伤悲通过她的演唱、也通过她的各种肢体动作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。
可能是考虑到海外观众的接受程度,也考虑到海外演出的经济成本,这次演出据说取消了两场戏 - 《回十八》和《山伯临终》,梁山伯的戏份减少了不少。因为使用的是伴奏带,没有现场乐队的伴奏配,演员的临场发挥可能多少受到了局限。
不过,能在远离故土的海外剧场看到国内越剧名家的表演,真是颇为难得的艺术享受。 因此也得感谢演出的组织方奥克兰绍兴会馆呢。
化蝶 / 摄影:孙 叔